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人体每小时可能吸入约16片微塑料,一周下来相当于吸入一张银行卡那么多。这些微塑料是环境中塑料垃圾降解产生的极微小塑料颗粒,通常还含有各种有毒污染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人体每小时可能吸入约16片微塑料,一周下来相当于吸入一张银行卡那么多。这些微塑料是环境中塑料垃圾降解产生的极微小塑料颗粒,通常还含有各种有毒污染物和化学物质,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可能严重危害健康,因此研究它们如何在呼吸系统中传播和沉积,对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很重要,悉尼科技大学的穆罕默德伊斯兰等研究人员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开发了一个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微塑料在上呼吸道的运输和沉积。

随着全球塑料生产的增加,空气中的微塑料浓度也在显著上升。2022年,研究首次发现微塑料可以深入人体呼吸道,这引起了人们对严重呼吸系统健康危害的担忧。研究团队模拟了不同形状(球形、四面体、圆柱形)和大小(1.6微米、2.56微米、5.56微米)的微塑料,在慢速和快速呼吸条件下研究其在呼吸道中的运动。结果发现,微塑料更倾向于在鼻腔和咽喉后部等热点区域聚集。

防止塑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光、热、氧化等因素损害。塑料本身在长时间内暴露于空气中,会因为紫外线、氧化等原因而分解或老化,导致塑料制品颜色变黄、硬化变脆,甚至裂开或失效。为了延长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原有质量和外观,生产过程中常常加入稳定剂。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在塑料得到稳定过程中起到抑制或抵消塑料分解过程中的产物,特别是气体和低分子量的生成,保护塑料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害。

基本上所有的物质都会挥发,只是有的挥发的快,有的慢,有没有注意到高温条件下,物质挥发更快,因为什么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组成,而这些粒子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物质状态性质有关,一般温度越高,挥发越快,气体挥发更快。塑料不会挥发,塑料是聚合物很难分解的,不过有些塑料在高温或阳光下会分解产生挥发性物质;

塑料袋本身对空气没有危害,但是燃烧后里面还有氯化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的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各种金属物质,废旧电池被遗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WALKMAN、BP机、移动电话、照相机、计算器,目前,全国的电池消费量在70亿只左右。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